“小罐头”成 破圈国际市场“大利器”

广告位

短短半个月内,记者两次遇见并采访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兴。 第一次,是在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举行期…

短短半个月内,记者两次遇见并采访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兴。

第一次,是在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举行期间。陈俊兴带领团队参展,5天展期里结识了400多名境外采购商,带着近400万美元的订单满载而归。

第二次见面,是在2023福建漳州蘑菇节上。回到土生土长的漳州家乡,陈俊兴又多了一个身份——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这代表着他不仅是一个从事罐头贸易30年的“老外贸”,而且身上还肩负着带领中国罐头行业转型升级、阔步国际市场的责任和使命。

在中国出口的千行百业里,罐头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品类,却长期为中国外贸的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罐头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约1/4,产品出口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中国罐头出口量312.5万吨,出口额68.9亿美元,均创下近6年来新高。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表示,有着“中国罐头之都”之称的漳州,集聚了众多先进的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拥有一大批创新型实用技术人才,是中国杏鲍菇、双孢蘑菇和白背木耳种植的排头兵和领头羊,是食用菌罐头出口行业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本次蘑菇节上,漳州被授予“中国食用菌罐头出口核心区”称号,这是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首次授出该领域的全国荣誉称号。

这得益于历届漳州市委、市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科学引导和大力扶持,也离不开罐头企业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努力。

2019年到2022年出口额增长超过20%——这是陈字贸易罐头出口的成绩单。如今公司的罐头产品销至145个国家和地区,蘑菇、荔枝、玉米、沙丁鱼和鲭鱼罐头是其拳头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罐头产品具有刚性需求。虽然受欧美传统市场需求疲软、货币汇率变动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罐头出口承压前行,但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也迎来了一些新机遇。借着政策的东风,我们将不断抓机遇、拓市场、稳外贸。”从第134届广交会归来后,陈俊兴深有感触地说,从公司接触的境外采购商来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南美、非洲、中东地区的采购商非常多,其中公司结识的新客户占比在40%左右,说明公司对新兴市场的拓展做得不错。

“市场是蕴藏机遇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准消费关键点,将市场‘接手’过来。”30年的外贸经历让陈俊兴深知,罐头加工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及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挑战时,中国罐头产品靠打价格战已无法在国际市场立足,唯有技术和产品创新才是行业的根本出路。

对此,陈字贸易早有准备,用半年多的时间设计、研发并不断测试改良,终于在第134届广交会上推出了一款首发新品——主食罐头。

陈俊兴向记者介绍,区别于采用原材料加工的传统罐头,这款主食罐头率先走在行业前沿,通过高温、高压杀菌密封技术,对饭团、杂粮饭、意大利面、空心粉等食品进行更为健康的加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赋予罐头产品新的定义。主食罐头消除了传统预制菜需要冷链物流、高成本、高耗损的痛点,同时使用软包包装,既可开袋即食也能使用微波炉加热,健康又便捷,符合当下新兴消费趋势。

“广交会上,很多采购商对我们的主食罐头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有不少采购商当场下单。这款‘开袋即食·1秒干饭’产品还荣获了2023年度FHC(上海环球食品展)‘金苹果’奖。”陈俊兴边忍不住兴奋地把获奖照片给记者看,边笑道,“这让我很受鼓舞!”

在他看来,新品的技术研发虽然投入大、周期长,回报也相对慢,但罐头产品的转型升级是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和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即从“食材性罐头”向“消费品罐头”转变,满足消费者吃得“更好”而不仅是“更饱”的需求。

“希望公司推出的罐头产品能够给行业带来转变。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陈俊兴说。

展望明年,陈俊兴很有信心:“预制食品正迎来风口,而罐头工艺中最重要的杀菌和密封环节在预制食品的规范制作中至关重要。疫情发生以来,罐头食品的应急储备功能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重视,让罐头行业在国内外市场迎来新机遇。”

关于作者: 游客

为您推荐